说起猪肉,不得不说中国对猪肉的喜欢,不是全世界第一,也名列前三。我们都知道猪肉的做法非常多,当然,擅长烹饪的中国人也必须有着高超的烹饪猪肉的技艺。要说最好吃的,那非中国传统三大名肉莫属。无论是北京的清酱肉,或是粤菜的典型代表广式腊肉,亦或是浙江有名的金华火腿,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,之所以能流传至今,可见非同一般,味道绝佳。今天小编先从最好吃的猪肉做法之清酱肉说起。

清酱肉绝对可以称得上古代人在食物制作上的一个巨作,正宗的清酱肉鲜香浓郁,肥肉肥而不腻,清香利口,主要是由酱油腌制而成,腊月腌,过年前后即可食用。香气扑鼻,味道清新不肥腻,储存时间竟然长达两年之久。
1.清酱肉的由来:
清酱肉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,清末民间开始在北京流传。在当时酱油没有出现前,人们用的都是清酱(酿酱油时,酱缸里豆浆上方的一层油状物),人们为了保存猪肉,用清酱将其腌制,发现了此款美味,因此,就有了“清酱肉”的叫法。至今许多山东人还保留“清酱”的叫法。虽说北京是清酱肉的发源地和兴盛地,但是现如今也很难寻觅到它的踪迹。

2.清酱肉的做法:
猪肉经过连续七天反复腌制,需要把握好上盐的比例、揉搓的时机以及储存的条件都十分苛刻。需要经过选择——腌制——压制——晾晒——泡制——再晾晒——成品。
a.选一个肥瘦均匀的猪腿,将肉切成长条状,用精盐、五香粉(或花椒粉)混合在一起,用手反复揉搓后,用石头(或其他重物)挤压住。
b.每24小时取下重物,吹晾1小时,将表面水分吹干后,再涂抹盐和五香粉,用手揉搓按摩。
c.反复7天后,每天翻一次,待肉猪肉变硬后,放入酱油缸浸泡8天(或用水稀释黄酱,细筛子过滤后,均匀的涂抹在腌好的肉表面,控干酱汁)放置在阴凉通风处风干,直至猪肉表面渗出油就做好了。
3. 清酱肉的吃法
清酱肉吃之前,最好用刷子刷去外面的脏东西,清洗几遍后,上蒸锅蒸1小时,取出放凉后,切成片,可直接食用或者搭配菜做成火锅等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a.清酱肉火锅

将蒸过的清酱肉切片,同油炸豆腐、笋等配菜,加入生抽、花椒等一起炖煮,豆腐清香入味,吃起来味道香,百吃不厌。
b.清酱肉炒茼子杆

清酱肉的香,搭配茼蒿的清脆,经典美味,是难得的一道下酒菜。
c.清酱肉炒饭

如果觉得炒饭没有特色,不妨加入几片清酱肉,让炒饭吃起来口味独特,酱味食足,颜色好看。
d.清酱肉饽饽

传统的北京特色点心,吃过的都说“好”。酥脆的表皮内部,夹着清香的酱肉,搭配的恰到好处。
小编觉得,清酱肉做成的菜,都是非常好吃的,将猪肉的做法发挥到了极致。喜欢中华传统美食的小伙伴,一定要支持中国的传统美味,让我们的中华美食发扬光大, 让传统的美食得到继续传承!